馬云對話張瑞敏: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
新浪科技訊 7月30日上午消息,近日,馬云帶領湖畔大學學員來到了海爾集團,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為學員們授課《管理百年》的課程。湖畔大學校長馬云與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也罕見同框,并同臺就企業管理進行思想碰撞。
為什么把湖畔大學學員帶到海爾學習,馬云說:“其實我每次跟張首席的交流,看他的一些思想,其實對于我來說是很有幫助的。總有一天你的企業會大,總有一天你的企業會復雜,總有一天你的企業會有很多包袱。總有一天你的很多東西要改變和轉型。今天在中國企業界里面,經歷過有這個勇氣去改變,有這么大規模,32年的風風雨雨,有很多的積累,其實這是一個很經典的案例。”
馬云稱,海爾今天碰到的問題一定是眾多企業將來要碰到的問題。因此他不斷提醒自己,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,不要到下大雨去修屋頂。“我們超過兩三千人會怎么樣?我們超過一萬人會怎么回事?超過1億收入會怎么樣?超過50億、100億收入會碰上什么麻煩?”他認為阿里巴巴是一個曲線,最痛苦就是每一次曲線往上升,而且看來要更往上升的時候,自己要開始變了,我們要改,不能到頂峰的時候開始改,千萬不要到低谷的時候。
馬云還提到了企業接班人問題。“生兒子一定是年輕力壯的時候生。別到80歲的時候生兒子,生出的兒子不一定好,因為你已經沒有力氣了。你不知道怎么管他了。你今天40歲生兩個兒子不行可以再生兩個兒子,你今天還有機會。”他告誡學員們,一定要早一點培養接班人,這樣企業也形成一個生態。生態的好處是什么?春夏秋冬、死而不亡。
有意思的是,張瑞敏在演講過程中提到了兩句詩,“無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識燕歸來。”“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。”由此,有學員當場向馬云提問:“馬校長,此時此刻,您用哪一句詞或者是哪一首詩評價阿里的過去和未來。”
馬云: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
而張瑞敏則說道:我覺得更像是“行到水窮處,坐起云起時”。
以下是馬云演講全文:
大家好!首先要謝謝張首席的分享。我在下面聽了以后是受益匪淺。我真的覺得在座很多年輕人,我相信因為我們都是剛創業沒有幾年,平均三五年,七八年的,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,幾年前我也不以為然。為什么把大家請到海爾來,其實我每次跟張首席的交流,看他的一些思想,其實對于我來說是很有幫助的。總有一天你的企業會大,總有一天你的企業會復雜,總有一天你的企業會有很多包袱。總有一天你的很多東西要改變和轉型。今天在中國企業界里面,經歷過有這個勇氣去改變,有這么大規模,32年的風風雨雨,有很多的積累,其實這是一個很經典的案例。
阿里巴巴到今天為止17年,這17年度日如年,現在越來越難,現在越來越難。昨天跟大家講,大家都希望爬珠峰,所以企業到一定規模,你們今天也許不太大,你套了套我們公司沒有這些麻煩,如果你成功了一定會有這些麻煩,你失敗了就不會了。所以這些東西是今天種在你的腦子里面,你記住,有一天你改革、轉型的時候,有一天你有這個規模的時候,你一定會的。
沒有規模性盈利,沒有持久性盈利,不叫模式
我們做企業有很多的要素,但是有三個要素很重要。一個是經營,有人講經營,模式很重要,在座很多人,大家覺得用互聯網講模式,第二講產品,第三講管理。這三樣東西哪一樣更為重要。我當年跟王利芬在做《贏在中國》,有一個評委是做風險管理,他認為模式好,不關注人,另外一個哥們只關注是不是好人。后來我覺得這兩人不可能當一個合適的CEO,一個優秀的CEO一定有強大的管理基礎。其實大家講海爾沒有產品嗎?海爾沒有產品1984年就不可能去砸冰箱?1984年時代的冰箱,海爾冰箱的質量從那個時候開始,有幾個中國公司有這個水平。你們去想過嗎,那個時候可能很多人沒有出生,32年前,對于我印象很深,那時候要搞一個冰箱,還得憑票,人家幾乎買不起冰箱。去砸了,那就是全面質量管理,那就是品牌,那就是那個時候的產品的模式,產品就是生命力,到今天沒有變過。像海爾這樣規模的企業,要跨出這一步,跟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跨出一步去合作,其實他很不容易,我們無所謂,反正我們只要找一個大哥合作就行了。如果我很大,是阿里的體系再大,也沒有海爾體系復雜。一改就把自己房子改拆了,用戶的體驗以及里面的產品,不斷改進里面的體系。海爾剛才講到它最早過去32年的營銷體系是相當了不起。
沒有規模性盈利,沒有持久性盈利,那不叫模式,那叫商業活動。在座有多少人你能稱得上你已經有良好的模式。我們每個人講來講去講谷歌、FB、騰訊、阿里。全世界講來講去加起來不到20家企業,海爾到今天為止還有一百多億的利潤在這里。到今天來,不是說今天海爾的模式,今天海爾的經驗給你今天的企業帶來什么反思和思考,但是對于未來你的成長是有大量的思考。記下今天,有一天一定會有用。我其實花很多時間去看其他企業,他們的痛苦經歷是今天我們最好的東西。
做企業需要巨大的樂趣驅動
你說管理,企業即人,管理即借力。我開課的時候企業如人,我最早聽到企業如人是索尼公司的CEO講到企業如人,現在我就覺得企業就是人,它有生老病死,你要管理自己的思維、身心的配合。有一些病就是感冒,你治不知都是7天。有一些問題你不治就是癌癥,越搞越大。企業也是管理自己,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管理自己。我剛才問張首席,我坐在下面不知道該說什么,他一年要看一百多本書,我一輩子加起來還沒有那么多,還有一半是金庸的書。我特別欽佩。我最大的感受他知識淵博。今天一個專家加學者的典型,我覺得張瑞敏絕對可行。張瑞敏是專家,海爾就是這么一點一點干出來的專家,干企業的專家。
一百多本書一年是巨大的樂趣所驅動。做企業,在中國32年的企業,這么大規模,真的沒有幾家,屈指可數。這中間,沒有強大的樂趣,沒有強大的熱愛,沒有自己能夠擋住誘惑,那是做不到的。所以在座每個人問問看,你做你企業的過程當中,有什么東西是你巨大的樂趣,有人喜歡研究模式,有人研究產品,有人喜歡研究產品。
管理:管是管人管文化,理是理理制度,理模式
我覺得管理,管是管人管文化,理是理什么?理制度,理模式。反正我一切的職責就是把人給管好,人最佳的管理方法是什么?就是文化去把它管好。所以每個企業都有自己不同的思考。我們兩個企業同時在座,但是我們的方式方法不一樣。但是出發點是一樣。比如說管理創新,幾年以前在阿里內部有一次巨大的爭吵,創新到底是制度還是CEO?是應該是建立一套創新的制度還是CEO拍板?我們爭論了一天,最后我個人覺得,制度和CEO都很重要。制度如果你沒有良好的創新制度,你是不可能出現成群的創新起來。但是創新皇帝生兒子必須生40、50個兒子,否則誰來接班,公司創新一樣你得有一大班的產品起來,但是最后誰成為太子?那得是CEO說了算,皇帝CEO說就這個當太子,你要不當這個太子,那麻煩大了,40、50個兒子互相廝殺,所以當CEO就是擔當,我自己覺得我不是吹一點牛,我還是押寶押得不錯。那個時候我押淘寶,大家都覺得阿里巴巴挺好的,今天去看看中國互聯網,只要有銷售營銷的基本上都是我們的部隊,都是我們原來的人出去當CEO、當COO,我們那個時候是如日中天,銷售沒有搞不定的地方。管理也是,押寶,我押了淘寶、支付寶,然后再押阿里云,我們創新一群一群很多,但是一定的情況下必須要押寶,這個是我們的未來。這個是怎么做這個判斷?戰略里面有很重要的使命,愿景、價值觀。一定要問清楚自己有什么?要什么?要放棄什么?因為最后領導者在上面的時候,永遠把握方向是什么?把握方向就是你的使命到底想干嘛?所以如果你真正建立一個制度體系。沒有人擔當說太子一、太子二、太子三,其他你們自己再搞一搞再說,那其實你CEO也不擔責任。
你要么是平臺型企業,要么利用好平臺
有一些公司,像海爾這樣的公司,原來的機制走是可行。我們這樣的公司,比較累。另外一個,我也想跟大家分享探討的平臺模式,剛才張首席講的非常同意,他講到以前你要么是品牌商,要么你給品牌打工。現在呢,我覺得有一個地方有一點不同意見,要么你是平臺型企業,要么你給平臺打工。我個人覺得,你要么是平臺型企業,要么利用好平臺。因為不可能每一家公司都能成為平臺,企業從第一次技術革命誕生了工廠,第二次基礎革命誕生了公司,第三次技術革命誕生平臺,真正成為平臺不是你的技術、不是你的產品,而是你的思想。平臺的思想就是,讓別人越強大,去服務別人。阿里今天做的除了中國沒有幾家像我們這樣是平臺的公司。我們從阿里巴巴開始的時候不算大平臺。我們阿里巴巴那個時候主要是幫助企業出口。企業在阿里巴巴上面貨賣不出去不賺錢我們就破產了。后來做淘寶也是一樣,我們發現淘寶上沒有錢賺,如果買的人不爽,我們就不爽。支付寶也是同樣。平臺型企業的核心價值體系就是如何讓別人做得越來越強,而品牌企業是收所有的資源讓自己越來越強。不是所有的企業可以成為平臺,假設你不能成為平臺,利用好平臺。這是我的建議和看法。其實兩個是共同的。我們可能最早提了平臺,我們也很早講了生態。當然我們選擇了平臺,就必須要明白一個道理,你要成為平臺,你就要想明白,要讓你的客戶強大,讓你的員工強大,讓你的供應商強大,讓你的競爭對手強大。這樣才能做平臺,否則是很難做平臺。
所以,21世紀就等于平臺是怎么看?我們把平臺后來理解了一個道理,平臺就是二次世界大戰出現的一個新型的兵種,那就是航空母艦,航母是平臺,航母本身不會打戰,但是航母上面的艦載機是打戰,航母的規則是如何給艦載機提供彈藥、加油、迅速起飛。但是航母是需要護衛艦保護。這是平臺的思想。你本身不能打戰,所以有人跟我們打戰,我們很吃虧,但是打敗對手是什么?是我平臺上面的企業打掉了企業。電子商務不賺錢,中國95%賺錢的電子商務企業都在我們平臺上,這個是平臺思想的核心。
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
希望大家不管怎么樣,我覺得做企業還是要想明白這一點,你到底有什么?你要什么?你放棄什么?在座每個人,你們現在要明白的,你們現在在做的還是在思考我要什么?智慧是我不要什么。等大家學會我什么不要的時候,你們小企業還在考慮要用什么樣的人。大企業要考慮的人是要開掉什么樣的人?小企業是用什么樣的人是決定你成敗的關鍵。大企業是開掉什么樣的人?所以大家都不再一個層面上,我們很多時候不再一個層面上,等你管上五千人的時候,形勢發生很大的變化。當你手頭上超過了兩百個產品和服務的時候,形勢發展了變化。
等你企業到一定規模的時候,很多事情發生,抓大放小,什么是重要,什么是不重要。今天在這里我是受益匪淺,我知道,海爾碰到的很多問題,阿里也碰到了。阿里很多沒有碰到,沒有碰到是我花了很長時間,這里面有阿里很老的員工,那個時候公司里面思考的問題,我們現在3歲、4歲了,我們超過兩三千人會怎么樣?我們超過一萬人會怎么回事?超過1億收入會怎么樣?超過50億、100億收入會碰上什么麻煩?這些麻煩你要找出這些企業?有一天我跟海爾一樣規模的時候,我要解決它什么樣的問題?海爾今天碰到的問題一定是我企業將來要碰到的問題。所以阿里巴巴的變革我盡量不顛覆自己。但是我們做什么事情?我們是一個曲線,阿里最痛苦就是每一次曲線往上升,而且看來要更往上升的時候,我要開始變了,我們要改,不能到頂峰的時候開始改,千萬不要到低谷的時候。我不斷提醒自己,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,不要到下大雨去修屋頂。所以在陽光燦爛的時候去修屋頂,真的大風大雨的時候先躲一躲再說很重要。
所以每個企業做管理的方法是不一樣的。但是毫無疑問,每個企業走到今天為止,骨子里的東西都是一樣的。張首席對于管理的投入、熱愛、研究,使得今天海爾這么大規模的企業,在經歷了次次的挑戰、危機以后,依然可以保持這樣的品牌,這樣的地位,依然這樣改很難。如果大家缺乏這個基本功,缺乏這個思考,有一天你的日子肯定不好過。
借力:學習能力,反思自己的能力,改變自己的能力和堅持的時間
包括組織管理,里面講到很多組織管理,請大家多去思考一下,組織管理我還要強調,組織管理里面的要素。大家去思考,我說過二次世界大戰美軍以思維作戰單位,越南戰爭以贏為作戰單位。商場如戰場,兩家企業最后的競爭,是人的素質、組織的變革、技術的裝備,一模一樣。沒有什么大的差別。大家多花一點時間在管理,管理就是借力,借人的力和資本的力量,知識的力量,你要么自己不斷的學習。我今天在海爾看到,任何一個成功基本上就這么幾件事情,我見過無數成功的企業家,無數政治領袖,無數所謂藝術家,一定是樂觀看待未來。悲觀的人不會成功,一定是很樂觀的。
第二一定懂得借力,其實借力就是學習能力,反思自己的能力,改變自己的能力和堅持的時間,就這四個要素。你把它想明白了。我好像見過了無數的所謂成功人士,而且這些人沒有一個人認為是成功的。在座的想我每天現在就是提心吊膽,如履薄冰,就像你跑到8748米的時候,你哪有時間欣賞風景,你不知道哪個風吹過來。在上面不知道尸體有多少活活死在上面。所以你覺得今天是成功的時候,你基本上是下落。在珠峰上拿一個紅旗拍照,你最多熬兩秒鐘趕緊下山,還得上山其有聚集下山的力量,如果你熱愛你的行業,熱愛你的企業,熱愛你的模式,熱愛你的產品,不斷學習,開放去學習。要反思自己,而不是反思別人,而不是反思你的員工,是反思自己的問題,只有改變你,你的組織才會改變。改變是要改變自己為先。改變自己,企業才會變,然后堅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。所以我剛才聽了以后,就是有這么一些分享,這些體會,感謝張首席,我覺得我坐在下面,覺得很多東西值得我要學習。32年,他找到了莫大的樂觀,從管理理念找到了樂觀。從變革里面找到了樂觀。從真正的這么大的企業,那么低調,我覺得,這個是很了不起的。做企業如做人。
要在年輕力壯的時候生兒子
今天湖畔大學一期二期都是年輕力壯,你們這個年齡,今天的想法我有過,張首席有過。但是,人家是過來了,并且依然保持這樣的持久力,剛才在吃飯的時候,他講山頭,我們爬一個山頭變革的目的不是爬另外一個山頭。因為另外一個山頭你還是會下去,要保持這樣的定力。那才叫水平。所以,勻速是多么重要。看問題的角度大家一定要去思考。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是不一樣。但是你的角度的不一樣,角度、深度、廣度決定了你企業的未來。CEO看問題的角度,CEO看問題的深度,CEO看問題的廣度。還有時間、空間。每天的活有人干。
我今天可以東講西講,我發現活干不過他們,他們干活,我來吹牛,有一天他們牛吹得比我好了,我退休了。其實就是一茬一茬出來。接班人反正我,我們公司的想法,你們在座今天你們早一點,但是這樣的意識一定要有。生兒子一定是年輕力壯的時候生。別到80歲的時候生兒子,生出的兒子不一定好,因為你已經沒有力氣了。你不知道怎么管他了。你今天40歲生兩個兒子不行可以再生兩個兒子,你今天還有機會。所以你們今天要早一點培養一班人,跟你們一起干十年的人真的很辛苦很累,人家該走就讓他走。生態就是你希望邊上越繁榮,你越繁榮。生態的好處是什么?生態春夏秋冬、死而不亡。枯葉也是一樣的。阿里的生態我們認為只要有春天,一定有冬天,一定有夏天,企業有好有壞。別人罵你這個不行就不行,我知道,明年我還是會回來,晚上我就還會再回來。要有這樣的想法。就是這樣。
以下是張瑞敏為湖畔大學授課《管理百年》課程選:
管理沒有最終的答案,只有永恒的追問
思想應該是一脈相承的。管理就是三要素:管理主體,管理客體、管理方法(手段或者是工具)。管理的主體就是管理系統,包括決策,執行,監督等等;管理的客體就是管理對象,包括人財物,主要被管理者;管理的方法就是用什么樣的方法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結合起來。有的人問我說為什么我干了那么多管理,對管理還管得比較可以。主要是因為我當了很多年的被管理者,我會從被管理者的角度看管理者。所以這個管理的三要素,直到今天都非常重要。
很多已經生產出來入庫的冰箱檢查之后找出來70多臺不合格的,貼上條,什么缺陷,誰干的由誰來砸毀它。為什么?砸冰箱并不意味著質量就上去了,但是改變一種觀念。觀念的改變并沒有改變事實本身,但是改變了你對于事實的看法。一天24小時,不管什么觀念都不會改變這個事實。但是如果你說時間是金錢,你會對時間的認識完全不一樣。所以我們通過砸冰箱之后,一下把大家對于全面質量管理的認識就提高起來了,每個人必須把工作做到位。
管理我覺得只要實用就好。泰勒以高效率為目標,以達到產生最大的財富。但是最后被自己束縛住了,認為工人就是磨洋工,要求你這樣做你未必能做到,因此就派出監工監督,監工和工人形成博弈,但這一方法又制約了高效率的實現。
對于企業來講,想做到長久很難。80年代有一本風靡全世界的書《追求卓越》,在書中列了43個最優秀企業的例子,5年之后再去調查,只剩下三分之一,三分之二都不行了。英國管理史家斯圖爾特說:“管理上沒有最終的答案,只有永恒的追問。”就像海爾的理念,永遠要自以為非,而不要自以為是。
百年經典還適用嗎
企業一定是從有邊界變為無邊界。科斯說企業有邊界,為什么要有邊界呢?如果你這個企業內部費用大于外部的交易成本,就不要干了,你把邊界就要縮小。如果內部費用小于外部的交易成本,就擴大生產,競爭力就擴大。但是這個問題在哪里?問題是有了互聯網這個定律就是有問題。互聯網時代企業是無邊界,我可以整合這些資源。所以海爾有一句話,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資源部,世界就是我的研發部,為什么不能用這些資源呢?全球最好的資源可以被我整合,我就可以把內部費用做到最低。
我們自己的一句話,沒有成功的企業,只有時代的企業。因為所有的企業所謂成功的企業,只不過是因為踏準了時代的節拍,但是時代的發展太快了,你怎么會永遠踏上這個節拍呢?這個真的是不可能。所以唯有不斷追尋時代的腳步。
海爾原來之所以比同行業的企業做得能大一點,快一點,重要的就是我們的執行力文化。企業文化是把雙刃劍,這次對于我們起了很大的顛覆。原來你叫我做什么你一定要做到。但現在執行力文化變成創業文化,不是我要你往東走往西走,而是你自己要找到你自己走的道路,很多人就茫然了。這是遇到的第一個從觀念上、思想上非常難的地方。
企業再造是以用戶為中心,不是以企業為中心。
放到國際大視角來看,從產品管理的角度一共有兩次引領。第一次是福特汽車,福特汽車就是以流水線達到了一個普通家庭都可以買得起的。不管你怎么做,必須表現在從消費者角度來講,覺得確實是革命性。第二次就是豐田,豐田的精益管理使消費者不斷可以得到價格上的優惠,而且可以得到體驗上的好處。這兩次都是從消費者角度。現在也是一樣,老百姓不管你產品怎么管理。我認為第三次就是硬件你能不能不要錢,你靠聚上來的用戶和其他的資源獲得了生態思路,那就行。不管你其他的什么辦法,誰能做到,誰就領先。海爾做到海爾就領先,海爾做不到就被淘汰。
產品分三類件,物理件、智能件、連接件。所有的公司都聚焦在智能件,我怎么可以搞得智能更好,沒有人想這個產品第一變成網器,第二要跟用戶連接起來,這個連接就是可以和用戶交互。所以說這就是物聯網始終叫好不叫座的原因。現在海爾思考的是我能不能變成用戶的一個群?需要把用戶聚到這個平臺上來。我怎么讓用戶跟我連接起來,互聯工廠也是用戶跟我們連接,我們現在做的就是社群,一個一個社群,一個一個社區,把用戶真正連接到一起。而且這個現在初見成效,這個再來倒逼智能件的提高。你如果周圍沒有用戶群,我認為什么都不是。
企業的自我顛覆
其實每一次自我顛覆,都是比較困難,特別是企業這么大,你既要考慮不要出現太大的問題,但是又要加快進度。實際上我們每個周六開會就起到統一思想的問題。不是大家喊口號表示統一,而是更多是要大家明白,如果不這么走,我們沒路可走,所謂的調頻就是到一個頻道上來。第二,先有一些樣板,這個樣板起到一種引領作用。這么做可以,其他人可以跟進。這些是樣板,其他人離樣板多遠?每次通過這種辦法逐漸、逐漸從由點到線,由線到面把它做起來。
我們兼并GE家電,GE是百年老公司,但是現在到海爾來之后一定要改變。有限的游戲是以輸贏為目標,無限的游戲是以延續為目標。有限游戲參與者是在界限內游戲,無限的游戲參與者是和界限游戲。所以GEA現在我們合到一起就是一條,你能不能和界限游戲。而你原來百年基本上在界限內游戲。那你現在就是要創新,就是要改變。
我們的探索就是,把企業真正變成一個自組織:我們前一些年把一萬多名中間管理層去掉,要么你就創業,要么你就離開。所以這個把企業原來的金字塔式一下子變成平臺,這個平臺上面只歡迎創業。
互聯網帶來的就是零距離,零距離就是信息不對稱,原來信息不對稱的主動權原來在企業手里,現在到了用戶手里。現在互聯網,打廣告有什么用呢?因為你的命運掌握在用戶手上,用戶說你行你就行,用戶的手指決定你的生存,這個時候再想原來傳統管理的主體、客體、手段怎么來應用呢?已經找不到這個界限了。所以說,原來的市場一定是單邊市場,一邊是交錢,一邊是交貨,就是錢和物的交換,就是一個交易,只是單邊的。但是現在一定是雙邊或者是多邊市場。
文章熱詞: 心理學專題,Excel與PPT專題,管理技能提升專題,MTP管理培訓計劃專題,大數據管理專題; ·馬云·張瑞敏 · 企業管理